登录  |  注册
当前位置: 主页 - 热点资讯
热点资讯
热点资讯
湖北低空经济蓄势待“飞”
发布时间:2025-02-10 15:53:09 | 浏览次数:12

       在2025年湖北“新春第一会”上,低空经济被列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。作为全国首个将低空经济写入省级政府工作报告的省份,湖北正以通用机场网络为骨架、全产业链为引擎、政策创新为燃料,加速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。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,更展现出湖北从“九省通衢”向“天空之城”跃升的雄心。
       湖北低空经济的战略支点优势,区位枢纽的天然基因,作为中部交通核心,武汉等城市群构成低空航线网络的理想枢纽;产业生态的深厚积淀,全省已形成覆盖研发、制造、运营的完整产业链,聚集超2600家相关企业,其中武汉集聚150家典型企业并获批18条商业试点航线;政策创新的先行优势,率先出台《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,明确至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目标,并设立长江低空经济产业基金等金融支撑工具。
       织密“四网”构建天空通道,2025年湖北提出将重点推进低空基础设施“四网”建设。加速通用机场网络建设,目前已有7个运营机场、17个获批选址,计划至2027年建成30个以上通用机场及600个起降点,形成覆盖全省的“15分钟低空交通圈”;构建低空智能管理系统,实现北斗导航100%覆盖,打造无人机实时监控、航线动态规划的数字底座;在武汉-十堰等城市间开通30条以上低空交通航线,拓展医疗急救、物流配送等常态化运营场景;依托新成立的湖北省低空综合服务公司,统筹空域管理、飞行服务等全流程保障。
       打造“低空+”创新生态圈,湖北正通过三大路径重构产业生态,培育50家整机生产企业,重点突破eVTOL(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)核心技术,推动无人机、轻型飞机等产品迭代。武汉普宙科技等企业已在物流无人机领域形成技术优势;在荆州、鄂州布局“低空+文旅”“低空+农业”示范项目,推广无人机植保(覆盖80%高标准农田)、景区空中游览、长江巡检等应用;发挥光电子、汽车制造等万亿级产业优势,推动航空材料与新能源汽车共享供应链(约70%零部件通用),实现“空”“地”产业协同创新。
       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战役,面对当前部分市州认知不足、空域管理待优化等挑战,湖北将实施四大突破性举措,推动各市州制定专项规划,完善低空飞行管理条例,争取空域管理改革试点;通过长江低空经济产业基金(总规模80亿元)定向扶持潜力企业,培育10家以上产值超10亿元的领军企业;依托武汉大学、三峡航空学院等院校设立低空经济研究院,年培养专业人才超5000人,破解飞手短缺难题;建设全国首个省级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,实现飞行器实时监控、风险智能预警的全域监管。
       从“中部支点”到“天空之城”,当武汉的跨境电商包裹通过无人机直达社区,当神农架的珍稀药材通过空中物流快速出山,当游客乘坐eVTOL俯瞰长江经济带——这些场景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。湖北的低空经济实践,不仅将催生万亿级产业集群,更将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:通过构建“武汉-荆门-宜昌-襄阳”低空经济走廊,带动中部城市群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,使“九省通衢”升级为“九州天衢”。
       这场向天空要效益的变革中,湖北正以系统性创新回答时代命题:通过打通政策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,让低空经济从“概念风口”转化为“产业风暴”,为中部崛起提供新质生产力样本。当低空飞行器划过荆楚天空的轨迹,绘就的不仅是经济新增长极,更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航线。
       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       作者:严治国(武汉经开区)

 
 上一篇:雄安新区安新县低空经济融合示范区启动
 下一篇:
联系我们

15902711390 (09:00-18:00)

Copyright © 2025 中国低空经济门户网 All Rights Reserved  ICP备案/许可证号: 鄂ICP备2021015381号-2  


网站联网公安备案号:鄂公网安备42011202002435号